本頁面需要瀏覽器支持(啟用)JavaScript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目前位置

學生自殺:用瞭解取代責備


學生自殺:用瞭解取代責備

                                                駐休士頓辦事處教育組

      自殺是大家最不願意見到的悲劇,尤其當自殺者是青少年的時候, 那不僅是家長最痛苦的夢魘,對學校校長也是,此外,學校要面對的 還有隨之而來的可能責備。家長、社會大眾甚至學生可能都會開始批 評學校給予太多課業壓力、太過競爭及太少支持等。

      對於曾有學生自殺的學校而言,為避免未來再有憾事重演,學校應在事件過後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如檢測學生是否有抑鬱情形、訓練老師觀察學生是否有自殺傾向、減少作業量、增加強化心理健康的活動,同時調整學校上課時間等。有時候,這些作法可以有效改善學生整體身心狀態。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5 年的報告顯示,美國超過 4 萬 4 千名自殺死亡人數之中,約 1 千 7 百名為 14 至 18 歲的年輕人。而存在於學生自殺行為之中的問題才是最棘手的。1991 年至 2009 年之間,有自殺想法及企圖的高中生人數大幅下降,但這些數字現在又再度攀升。

      自殺起因並非單一因素。有許多突如其來的事情會造成學生死亡, 然而發生於青少年之中的自殺,則多為個人本身的問題或受到家族歷 史影響。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一份報告指出, 高達 90%的青少年自殺者均有精神方面疾病,例如:嚴重程度須仰賴治療或為遺傳性抑鬱症或躁鬱症。學生也可能在受到挫折後,引發遺 傳性暴力性格傾向或藥物依賴濫用,也或有家族自殺行為歷史等因素 而增加自殺的風險。一個親子關係緊張或有暴力、性虐待情形的異常家庭環境,也會是成因,其它因素則包括性取向及性別認知挑戰、多 重衝擊原因以及在校社交問題,如:霸凌。

      學校本身絕少成為自殺的主因。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精神科專家麥克˙米勒(Michael C. Miller)指出,那些企圖傷害自己的人,通常不會給予周遭的人清楚明確的警訊。當學校試圖協助那些有自殺意圖的學生時,那些努力往往成為家長及社會加重學校需擔負防止學生自殺的責任,而一旦有任何不幸發生,老師就會成為眾所指矢的對象,只因為他們未能及時阻止悲劇的發生。


      學校並非醫療診所,他們無法治療精神疾病、嗑藥、酗酒或拯救異常的家庭。我們都賦予學校太多的責任,認為學校有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的責任,所以當事情發生後,他們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代罪羔羊。但是學校到底能做什麼呢?老師必須不止是協助學生而已,同時也必須幫忙家長,將校內外連成一個互助網。學校教職員必須共同合作,舉辦座談會,為家長提供自殺預防方法,讓他們知道如何與學生應對這類問題,同時提供一些相關文章及診所資料等。

      如果發現學生有自殺傾向情形時,老師必須盡快通知家長帶學生去接受治療,或協助家長找醫生或治療師;如果家長抗拒,老師應該使用委婉的用詞,跟家長強調事情的嚴重性,同時試圖瞭解家長不願接受協助的原因,必要的時候,聯繫兒童福利中心介入。

(陳憶如摘譯)

資料來源:

2017 年 2 月 14 日,Education Week

學生自殺:用瞭解取代責備 | 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