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報導教師應正視念錯學生姓名可能造成的微歧視
美報導教師應正視念錯學生姓名可能造成的微歧視
提供日期:105年5月
國家:美國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美國教育週報(Education Week)2016年5月11日報導,呼籲學校教師不應小看「正確發音」學生姓名對其日後在校身心發展的重要性(Mitchell,2016)。
這篇教育週報文章表示,姓名,尤其是在美國這個多元移民族群組成的社會,不應只是代表獨立的個體代號,更同時也象徵了學生的文化背景與價值,所以能否在一開始就念對學生的姓名,或是能夠以適當的態度面對發錯音的窘境,其實隱含了老師對該學生的重視和文化認同度。
報導指出,其實只要老師願意事前多花些心思,這些場面其實是可被避免的,然而大部份時刻此細節並未被多數老師留意。事實上,連無心表示該生名字很「難」發音這種評論,也會讓學生有不被接納的隔閡感,更糟的情況是,如果教師帶頭對學生姓名開玩笑或取綽號,或者是公開一再地不尊重學生的姓名,不僅將影響學生,更可能在師生間築起一道不信任的牆,這對學生學業參與意願及實質表現的影響極大,有時教師未能察覺,而將學生的退卻誤解為該生的本性偏差,因而加深偏見日益增深而殊不知可能是為師者最初輕薄態度埋下的隱因。該報導中引用一位西裔女子Carmen Fariña回憶自身在五零年代念幼稚園時曾被標記有數周缺課且一度被認為素行不良,但最後卻發現一直以來老師點名時都唱錯名而Carmen不知是在叫自己。「叫錯名其實有無視對方存在感的隱含意味。」其補述。
這種日常看似細微但又讓聽者如芒刺在背無法坦然釋懷的對話或語彙被稱之為「微歧視」(或稱為冒犯,microaggression) ,言者經常無心自己的不當言辭或反應,然聽者有意,感受到被貶低或污辱。此類歧視常發生於有色族裔、同志或邊緣人物等。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Kohli和Solórzano (2012) 研究中,探究了種族微歧視對受害者的長期影響以及演變出的應對模式。該研究認為姓名相當于個人身份的認同,研究中發現學生長期處於不被認同的教室環境中,將出現羞恥、焦慮及困窘等綜合心裡,並增加罹患情感焦慮疾患風險。多數學生為了避免不快場景一再發生而將自己名字簡化或改成順應美國大眾社會的普遍姓名,然而長期被迫否定原生文化背景,將導致對自我歸屬感到困惑即挫敗,更糟的是無以名狀的羞愧。「很多時候我白人女同事帶給我一種『取這麼奇怪的名字害別人念不出來,是你自己的錯吧。』的譴責態度。」一位曾任馬里蘭及肯塔基州任職的退休女老師Gonzalez Yurkosky(發音“her-pots-ski”)如此觀察道,因同樣擁有不易發音的俄姓,其更能同理那些因姓名而受到歧視的學生,但白膚色的Gonzalez也承認自己負面經歷恐怕仍不能與膚色及名字皆特別的學生相比擬。
負笈異鄉唸書的留學生或移民,為方便英語母語人士發音多取琅琅上口的洋名或綽號替代,從自我文化認同的角度來看,這麼做是否恰當有待討論。然可確定的是為師者是國家未來棟樑的啟發者,不應抹煞其身份標記,Mitchell文中最後強調老師應包容多元文化,並提醒每個人要為自身獨特性感到驕傲,這並非只侷限在美式教育體系,各國教育亦可從中借鏡,相信抱持著高文化敏感度於教學,學生自然也從善如流,培養開闊胸襟擁抱多元的世界觀。
譯稿人:鄧政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