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各界呼籲校園重視喪慟教育與情緒輔導(二)
美各界呼籲校園重視喪慟教育與情緒輔導(二)
提供日期:104年3月
國家:美國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美國教育週報(Educaiton Week)本(2015)年1月20日報導,呼籲學校教育應重視悲傷輔導的重要性,也主張失去至親好友這種「喪慟」事實上是個不容忽視且會威脅到各項活動參與的嚴重議題。曾任教于紐約的美國教師聯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 AFT)主席Randi Weingarten提到,曾有一次與一位父親遭殺害的學生互動的經驗,當該學生表示唯有待在班級中才使她有安全感時,她的心中一股責任感油然而生,深深覺得學校教育應重視悲傷輔導的重要性。然而,有這種態度的教職員仍占少數,大部分教師和行政人員儘管同感心痛,但害怕說錯話傷及學生而讓他們有時候索性裝作沒事發生或視該話題為禁忌,他們怕介入過深或挑起了什麼自己無法解決的麻煩。
支持喪慟學生聯盟(Coalition to Support Grieving Students) 為幫助學校更重視該問題,於本(2015)年1月建立的網站(grieving students.org)上的新版線上指南中便針對此提供一些常見不恰當會話及建議修正的互動模板。該指南也建議教師應彼此合作,以確保學生甫回學校時不必面對每一門課接踵而至的作業與考試,並積極與其家庭做聯繫以督查學生各項進步狀況。此外,如何促進同儕正面支持也很重要。正常孩子們若在沒有被老師事先通知之下可能會無意間孤立和嘲笑那些難過的同學。除此之外,對生長於高犯罪率區域且又在短期之內連續遭逢家庭或社區成員死亡悲劇的學生也應特別留意。值得期待的是,該組織會持續更新網站並增加最新的文件和影片, 教師和行政人員能隨時準備好提供面對學生遭逢大危機或悲劇(如槍擊或天災)反映的相關訓練非常重要,從前面對非課業需求時普遍校方反應都太過反射性而冷淡。
一位四年級教師 Busra Aydin 有先見之明並看出關於喪親協助相關資源于教育界的極力需求。儘管將面對談到這事的不自在感和要估測聽者會做如何反應等困難性。Aydin女士憶起教導期班級上男孩如何在情緒和行為上克服喪父之痛,並和多學校職員合力想出一個計劃來支持他,他們找了一位體育老師作為心靈導師與該學生做接觸。他們也給學生一本日誌記錄他的思緒並同意他在課堂上感到情緒化時做個15分鐘的休息。「老師們本應當具備此(討論死亡的)能力,不然他們怎麼有資格支持學生且滿足他們的即刻需要?」Aydin女士作出如此結論。
鑑於美國於此喪慟教育與情緒輔導議題上重視及採取的行動,吾等當可從中汲取經驗學習,包括參考該網路輔助資訊、建立臺灣學童特殊案例或文化因子做修正等,以及強化學校對於學童心理健康輔導的重視,以提供更優質的學習環境。
支持喪慟學生聯盟成員包括有督學協會、美國教師聯盟、國家校園心理師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以及國家教育健康資訊網(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 等,這種聯繫合作網絡的密切合作也是足資借鑑者。
譯稿人:鄧政筠
參考文獻:Blad, E. (2015, January 21). Educators Tend to Overlook Student Grief, Experts Say. Education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