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輔人員提出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四大策略
美國心輔人員提出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四大策略
提供日期:104年1月
國家:美國
提供單位: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
根據本(2015) 年 1 月 20 日美國教育週報 (Education Week) 的報導,身為學校心理輔導人員的 Stephen Brock 和 Thomas Brant ,一直以來積極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及孩童權益,但是他們也為康乃迪克孩童權益代表辦公室在 2014 年所報導的 Sandy Hook 小學於 2012 發生的槍擊案新聞 (Blad, 2014) 感到心痛和灰心。為此,他們特別提出改進學校和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以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的四大策略。
他們之所以為該事件感到心痛,是因為這使眾多家庭飽受喪親的可怕;灰心則是因為該篇報導證實這早已確立的系統性障礙導致孩童無法獲得有效心理健康需求之滿足。他們也擔心這議題之所以受到關注是由於大眾意識的重點在於極端少見的暴力事件而非百萬兒童確切的心理需求。
該篇於 2014 年 11 月發表的一則評析對 Sandy Hook 兇手自幼時到犯案前的生理、社會和心理健康做了深度考察 (Blad, 2014) 。其中也回顧了這 20 歲槍手曾受過的校園、社區輔導及其父母為之做的諸多決定。雖然這些發現對康州 Newtown 而言是很重要的,和事件有直接相關的家庭等人帶給學校和社區等重要健康醫療系統挑戰的廣大在意點開始受到外界的注目。這些挑戰包括尋求心理健康等專業的管道、匱乏和斷續僅提供片段的服務、相關資訊共享嚴重不足以及尋求幫忙上的障礙。這早已不是個案而是個老議題。
根據一項於 2013 由聯邦疾病管制預防中心 (The Federa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發佈的研究 (Perou et al., 2013 ) 顯示 13-20% 的美國孩童"曾有精神疾病“。在 1999 年公共衛生局長指出 9-17 歲孩童中每五個就有一位受精神疾病所苦。但幾乎沒有年輕人會變得如此暴力。「我們不該視嚴密的執行孩童精神健康支柱為一項可怕的悲劇結果。然而,康乃迪克州的報導是個令人痛苦的印記,時時提醒我們還有很長遠必須努力,並提供我們能重整旗鼓真正開始執行的機會」。
總結一句,這篇報導提醒學校社區服務和家庭三方合作仍待改善,以提供更為廣知有效和持續穩健的決策。學校心輔人員擁有實際的臨床經驗以及理解什麼能有效促進而非阻礙相關服務提供。所以 Stephen Brock 和 Thomas Brant 提出改善學校和社區心理健康服務,以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的四大策略 (Brock, 2015):
1.提供連續性的校園與社區心理健康支持
越來越多學校由多層次支持系統 (multi-tiered system of supports; MTSS) 獲得心理健康服務。此連續性服務提供的其一目的是期許心理健康促進宣導的普及化(如提升社交、情緒、學習、心理健康的全球篩檢等計劃),提倡全球健康同時改善其他服務能減低更嚴重問題發生。另一方面則是協調個人化和密集的對有精神疾病的學生展開校園或社區地區為主的心理治療。任職學校的心理專業精通于提供大部分學生廣大的心理健康需求(如評估輔導和諮詢等),然而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能提供無縫接軌至社區治療機構是非常關鍵的。
2.擴大特殊教育之外的心理健康服務至一般校園
特殊教育服務對防止有學習和情緒障礙的學生落入普通正規教育是很重要的,然而許多需要心理健康協助的學生並未符合一般”障礙“的基準。徒仰靠特教來提供心理健康服務限制了我們所能給予更多的協助及其有效程度。此外,這也讓家長認為唯一能為他們孩子所尋的幫助是爭取特教機會,儘管其並非真正適合他們。特教並不適合每一位孩子。反之, 當學校能在 MTSS 系統中提供資源,全部的學生將予以受惠並獲得恰當服務,而特教則留給需要密集和特殊指導規劃的障礙學生。
3.改善學校-社區合作以提供整合性和合作性的心理健康照護
學校和社區地區心理健康提供者之間不連續性造成一些極為嚴重的心理健康照護問題。缺乏有效溝通造成彼此困惑自認為是和片段決策與執行造成了如康乃迪克新聞所言之— 錯失良機。 這些不連續性肇因于結構性差異(如學生和健康隱私法條是分開處理的)專業用語使用差異 ( 如情緒困擾 (Emotional Disturbance) 在特教和臨床機構使用意義上極為不同)以及對其他系統及步驟措施的無知 (或遺漏) 。事實上,欲改善心理健康服務是無法僅靠單方部門以促之,雙方均為必要條件以落實心理健康照護接軌。有較的搭配步驟包含:建立由學校社區心理健康專業聯合組織領導團隊、評估已存在或仍需的資源、花時間定期解決問題和評估。有效的互助關係能加強學校與社區提供者更廣知高效能決策和最佳資源運用並長期下來使支援更持續與完善。
4.賦權家庭能針對孩子所需的心理健康服務與資源作成妥適決定
家長應成為孩子照護和健康的最終裁定者,且若非唯一也應經常為學校和社區服務的首要溝通橋樑。期間可能有令人痛苦訝異且甚至驚恐的事實發生在他們孩子身上,他們也面臨大膽做出困難和偶爾令人困惑的決定。某些情況下這些是對他們有利的,但其他例子中則因懸而未決缺乏了解或資源而導致裹足不前。也有些狀況中,家長在各方專業觀點或建議中遊走不定和掙扎,並徒感受驚和被冷落。考量家長在此處舉輕中的角色,表達出學校和社區專業有較細部但關鍵的責任提供重要需求的服務。此處服務包含減少尋找求助的恥辱,這必需用清楚且適切於當地文化的詞句提供資訊。除此之外也需要持續不懈熱衷和— 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 基於全體人員有志為孩子提供最佳協助而建立的互信關係。在這考量下,改善後的校園社區合作連線視家長為一部份而能協助家庭做出妥善決定並為孩子爭取到真正所需。
要改善整體心理健康支持系統,需要仰賴全部人一同努力,除了重新架構方法,增加人力和財力也是重要的。現階段無論學校還是社區任職的心理衛生專業提供者皆嚴重不足,許多臨床者只能提供孩童最迫切的需求卻無法有足夠時間參與關鍵性的預防和早期介入服務措施。
當提到確保學生成功心理健康等努力上,教育者不應是旁觀者而應成為領導者。學校有極大優勢成為孩童主要的生活維繫者,且早是跨領域合作系統與支援的成員之一。心輔人員可以開啟與地方社區資源提供者的對話並展開有意義的步驟以改善我們的精神健康系統,而學生也能因此從中獲取曾絕望而急迫需求的連續完善照護。
譯稿人:鄧政筠 Charlotte Teng
參考來源:
- Blad, E. (2014). Sandy Hook Shooter’s needs went unmet by school and parents, report concludes. Education Week.
- Perou, R., Bitsko, R. H., Blumberg, S. J., Pastor, P., Ghandour, R. M., Gfroerer, J. C., ... & Huang, L. N. (2013). Mental health surveillance among children-United States, 2005-2011. MMWR Surveill Summ, 62(Suppl 2), 1-35.
- Brock, E. S., & Brant, H. T. (2014). Four Ways to Improve Student Mental-Health Support. Education Week, 34(18), 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