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面需要瀏覽器支持(啟用)JavaScript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目前位置

生命教育績優人員-彰化縣彰化市平和國民小學 林家羽 輔導主任

林家羽

彰化縣彰化市平和國民小學輔導主任

個人簡歷

  1. 82年台北教育大學音樂教育系結業第一志願分發平和國小
  2. 86年-88年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Fresno分校鋼琴聲樂雙碩士
  3. 89年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音樂教育博士班進修
  4. 91年-100年 回國任教擔任藝術人文輔導團兼任輔導員3年開始,深耕藝術下鄉的弦樂聯盟計畫,『擁抱半線文化底蘊真價值,締造樂藝術樂章新未來』從教材到施資訊訓練一氣呵成,弭平偏鄉文化弱勢,成功落實「一人一樂器‧一校一藝團」
  5. 94年因學習系統化獲得全國super教師與教學卓越獎的肯定
  6. 100年協助締造彰化106所學校4645人拉琴的金氏世界紀錄,為彰化贏得了台灣維也納的美稱。
  7. 100年獲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第16屆傑出校友殊榮
  8. 94年-102年任 平和國小輔導組長、總務主任,運用美學素養,環境藝術化、藝術環境化。任內完成學校運動場整建百萬工程、耐震補強工程設計、廁所改善等重大工程
  9. 102年-106年7月任輔導主任 建構輔導支援系統,展現親職教育成效。落實補救教學並執行新住民火炬計畫。關懷弱勢結合企業責任提供愛心麵包
  10. 105年獲頒彰化縣105年度特殊優良教師【銅質獎】
  11. 106年8月擔任平和國小教務主任

事蹟

  本人自102學年度甫接任輔導主任開始,就苦心思索著在這個資訊犯濫、道德觀念混淆不清的世代中,輔導室所能扮演的角色是甚麼?到底可做些什麼? 就在苦惱之時,看到了法國知名兒童文學著作《小王子》的故事中,狐狸告訴小王子:「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要用心去感受」的這段話,心中豁然開朗。讓生命感動生命、讓愛傳播愛,在各個學程當中,生命教育最為重要,可說是教育的根本,涵蓋品德教育、正向管教、人權法治、人民素養,其價值在於讓每位學生發現自己的生命價值。

  在確認以「關懷」為中心價值後,開始推動「自主創新(智)、仁愛至善(仁) 合群共生(勇)」三達德的理想我。透過行政機制跨處室「集體創作」、課程教學、師資人力、宣導推廣、研究發展等 5 大層面推動,打造點、線、面等多元生命教育平台,更擴及生活、生態等面向,致力引導學生關懷身邊人事物,展現大愛並建立親師生正向溫暖的視角。期能塑造多元的生命教育推動模式及優質友善的校園環境。當這股良善的能量開始動起來協助師生學習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之後,平和這個互信、互愛、友善、關懷的友善校園開始啟動改變的力量。除榮獲104年度彰化縣友善校園訪視特優外,並且獲得105年度彰化縣生命教育特色校園績優方案,進而推薦教育部參加全國甄選,平和國小用教育轉動生命的創意已被看見並肯定,不只點燃教師成長熱誠與動力,活化生命教育課程;更讓孩子在探索中看見自己,因著喜歡自己而能賞識他人,讓孩子能保有對他人、對社會與環境的關心與感恩,因著領受灌溉而能付出回饋。

(一)透過「宏觀平和.找出生命亮點」課程,規劃「平和兒童全人教育課程」,以「生活輔導」及「學習輔導」為本,培養具備人本情懷、鄉土與國際意識、民主素養、統整能力及終身學習的二十一世紀新國民。

(二)透過「友善平和.發揮生命亮點」課程,培養學生之創造力、關懷力與生命力;深化學生人文素養,豐富學生的情操,培養出有感、有情、有愛的學生。
(三)透過「樂活平和.擴大生命亮點」課程,讓學生認識校園生態與人文,建構多元舞台結合行動學習,把舞蹈特色融入課程,讓孩子找出亮點。積極培養孩子對土地的意識,美學的見識,冒險的膽識及學科的知識。

(四)感動事蹟一:【自信展能】微笑大使,打開心靈迷宮,散播笑的力量與愛

  在104學年度開始,進行了全校性的Fun心微笑生命教育課程,讓輔導室的哈哈信箱,不只是個讓學校小朋友傳遞心聲之傾聽與溝通管道,更希望成為匯集正能量的寶箱。104學年度10月辦理FUN心微笑-傳遞幸福系列1,『當嘻嘻遇上哈哈』微笑照片募集ing系列活動,從第一階段『尋找照片中微笑的主人』開始炒熱氣氛,到第二階段的『笑笑成語&俗諺』學習單大彙整,最後,集氣投微笑照片,完成甄選後在校慶當天舉行微笑王子與微笑公主公開票選活動。所有照片將在輔導室外創作成一道有能量的FUN心微笑牆,讓每一個經過的人都因為多一份笑容,就多了一縷和煦的陽光。 小晏是資源班語言障礙合併自閉的孩子,在導師的協助下,充滿期待的投了自己的微笑照片進入哈哈信箱參加甄選,意外的雀屏中選進入全校前20強時,難得的笑容出現在他稚嫩的臉龐令人印象深刻。輔導室的微笑牆,成了他經常駐足的幸福角落。

  之後持續深耕課程,105學年度5月辦理New新微笑換新裝-傳遞幸福系列2,『嘻嘻哈哈換新裝』藉由哈哈信箱新衣票選活動,讓平和小朋友知道最好的朋友哈哈信箱已經33歲了。它扮演慈母角色長期守候輔導室外面,外觀逐漸斑駁褪色。藉由褪去舊衣而重生的活動設計,教導孩子們主動關懷老去的生命,學習感恩,並體會生命再現的價值。本來一位輔導個案過動的男學生,在班上常常製造聲音,不受控制影響上課秩序,讓導師相當頭痛。透過Fun心微笑課程,寫信給哈哈信箱情緒得到紓解,並在協助清點全校票數獲得稱讚找到自信和力量。現在是我們輔導室哈哈小志工。這哈哈信箱傳遞幸福課程,意外獲得全校師生熱烈迴響,並成功地與小朋友們交心。現在每當平和學生經過輔導室,都會大聲說:『哈哈哈,你今天微笑了沒?』,意外的,造就了平和輔導室朗朗上口的slogan。

(五)感動事蹟二:【翻轉教育】種植洛神花時,特殊生成為小組長,指導小組學習。

平和國小值得一提的『洛神閃閃』生命教育融入學校生態教育及品德教育,以學生為主體透過「耕作、手作與動作」三部曲,培養日常生活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強調學習的過程及結果的觀察、行動和省思,藉此讓孩子擁有帶著走的能力,相信比每科都考一百分,更讓人值得驕傲。特教班前的1/4畝田,在空間活化後試著種植洛神花,學習細心呵護灌溉後,令學生們引頸期盼這號稱植物界紅寶石的洛神花終於在11月收成。連著三天特教班寶貝們在老師的指導協助中,有條不紊的學習清洗、提煉與熬煮裝盒,一點都不馬虎。平常隨便就會喊累亂發脾氣的小豪,更是出奇的配合,還當小組長表現出難得的領袖氣質。也許,是採收的幸福滋味讓他樂此不疲。這樣的行為反應看在眼中給我很大的震撼,學習一直都不只是在教室裡的事,在校園中、在蔬菜園上,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屬於他喜歡學習的場域,喜歡的人事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果醬膠質由洛神花籽提煉後,拌入洛神果粒,其酸酸甜甜的滋味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完成後要放入冰箱冷凍前,孩子們依依不捨的眼神令人覺得好笑;我們深怕他們偷吃,只好再三叮嚀 -「這是要義賣的,果醬賣的錢可以幫助比你們有需要的人喔!」

105年11月24日一早,平和特產有機手作洛神花果醬義賣在教師晨會時隆重登場。老師們響應義賣所得捐入仁愛基金專戶,紛紛慷慨解囊,3盒一百元19組很快地搶購一空,這個酸甜的好滋味,匯聚愛心,喚起社會弱勢的關懷與重視,給予孩子們快樂學習的機會。我們期許孩子未來能有更多的社會適應力,也感謝師長們為學生所設計的體驗學習,在洛神閃閃課程中,不只孩子學到了,家長也看到許多孩子的潛能,只要我們不放棄,相信特殊孩子也會擁有自已一片天。

(六) 感動事蹟三:【舞動人生】弱勢、缺乏自信的孩子,因肢體開發點亮生命。

  『舞動人生』律動校本特色課程已持續4年,在低年級每個禮拜一節課是孩子的最愛。藉由專業舞蹈老師的教導,從探索想像內化為思維與生活美感,建構學校在地文化特色。小妤現在5年級是單親父歿學生,透過這樣的美感經驗引導她從此熱愛舞蹈,每一次律動發表會中她融入其中,表現出難得的優質舞藝,自信表現更進而參加考試成為舞蹈班學生,找到她生命中努力的方向。舞出律動也舞出了感動。而104學年度不一樣的啦啦隊比賽,平和參加的是身心障礙生與普通生混合組,勇敢秀自己展現生命韌性。有行動遲緩的慢飛天使、也有智能障礙的憨兒,競賽時,個個神情認真,跟著節奏滿場飛舞,雖然有時動作慢半拍,但舞蹈班的學生很貼心,甚至還會刻意配合特教隊友的節奏調整自己的腳步,隨著音樂起舞發揮團隊精神,透過肢體語言和燦爛的笑容,大家還是看得到我們特教孩子勇敢秀自己,贏得如雷掌聲。最後以愛的啾咪勇奪國小A組最佳演出獎。

  生命教育是你我都需面對的人生課題,落實生命教育,透過教育學習與活動引導,建立友善校園是我在輔導主任崗位上帶著溫柔的力量堅定前行的目標。服務教職至今24年,透過自己在工作的堅持和熱情,100年獲頒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第16屆傑出校友,105年獲頒彰化縣特殊優良教師【銅質獎】的肯定,不斷的提醒我在服務中感恩,及身為領航者必需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不斷成長。期許自己站在平和推動品德教育成效卓著,且通過品德教育三項認證獲選為教育部特色學校的基石上,繼續積極推動生命教育走向普遍化,落實學校全人生命教育、惜福惜物注重生活化教育,社區生命學習燈塔,進而培養平和學子成為具有服務精神、能關懷社區、關懷社會、愛護地球的世界公民。

三、結尾

~豐收,源自於認真努力的參與

榮耀,成之於生命版圖的合力共享~

以生命教育為基石,啟動有品學子栽植工程,型塑友善校園文化。我希望串聯社會組織與資源,還能運用自己蘊涵的藝術專業能力,適性揚才多元發展,打造未來人才新樂【樂(ㄩㄝˋ)】園。

心語

  付出,沒有終點;成功,更沒有終點。


File: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6XZJBsg7wc_2cUpUUmxKLNKUYtkJbkTi/view?usp=drive_link

生命教育績優人員-彰化縣彰化市平和國民小學 林家羽 輔導主任 | 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