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特色學校-佛光大學
由nhulifeeducation在 06/02/2019 , 周日 - 15:49 發表
佛光大學
「用愛澆灌生命樹,生命種子飄蘭陽」
一、推動生命教育特之特色及成果
- 前言:
本校秉持「義、正、道、慈」的校訓,以「傳統書院精神的現代實踐」作為核心辦學理念。義正道慈就是透過內在的認知轉化成有用的知識,具有自主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即是「義」;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和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方法就是「正」;追求真理吸取知識即是「道」;同時懷有感恩和喜捨的心,關懷社會服務社會就是「慈」。全校師生秉持創校人星雲大師的校訓,在「全人教育、溫馨校園、終身學習」的理念下,希望培養知書達禮及兼具「品德、品質、品味」三品兼具之社會中堅人才,建立小而美的精緻大學。
本校更以「傳統書院精神的現代實踐」作為核心辦學理念,擘劃重要的發展方向與願景。本校希望延續中國教育的精神,在現代大學的架構上,仍能體現宋明書院的傳統。除了得天獨厚的優美環境條件之外,稟持「人文精神」與「書院精神」的立校精神,強調透過師生的互動與多元的學習,不僅學知識、也學品德,不僅學做事、也學做人,致力於打造一個有別於過去只重知識傳遞的不一樣大學。
- 推動方式
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之下,本校的學生輔導工作亦強調品德教育與生命教育的落實,重視學生的生命、生活與生涯的「三生教育」,期待透過在大學的這個重要人生發展階段,能給予學生「智德合一」的薰陶與養成,厚植學生的軟實力。
最近三年本校辦理生命教育相關活動,主要包括「三生課群」、「導師輔導知能研習」、「建構三生校園:生命教育校園宣導活動」、和「心燈角落:宿舍輔導據點」等四大項,以下就各項成果分別說明之。
- 三生課群
102學年開始,佛光大學在三大宿舍成立「三生講堂」,103學年度將三生講堂更名「三生講會」,成為通識課程「生涯學群」之一,由熱情的老師與學生暢談「生命、生活、生涯」的諸多人生選擇,積極落實書院教師的經驗傳承,結合原先的「生命學群」、「生活學群」,提供學生對於生命、生活、生涯的新體驗與生命價值判斷的參考,提醒學生勿成為選擇落後的人,師生的多元/多源互動,正好填補如孟德斯鳩﹙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1689-1755﹚所言:「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透過教師分享,啟發更多人生逸趣,提升學生自我學習能力。
2. 導師輔導知能研習
有鑑於書院精神強調師生互動為學生學習的重要來源,本校非常著重於導師的角色功能。具體做法上,本校規範每位專任老師均有擔任導師的義務,同時推動實施「班級導師-學術導師」的雙導師制度,每位學生除原本班級導師對生活與適應的協助之外,可以自選一名與自己興趣符合的老師為學術導師,透過參加學術家族的活動(如業界參訪、參與研習活動、實際參與研究事務等等…),從中探索自己未來的生涯與職涯方向。整體而言,這樣的設計使得導師成為本校學生輔導工作的一大特點,同時,如何協助導師能夠稱職地扮演多元的角色,亦成為建構本校整體輔導工作網絡時的重要任務之一。
因此本校透過定期辦理導師輔導知能研習,提供導師豐富的輔導能力,協助導師在面對學生問題時能用更多元的方式、資源來解決。此外,每年招開導師會議2場,透過導師會議進行行政業務宣導及報告,協助導師了解現有校內資源並鼓勵多加運用。透過輔導知能相關活動,結合「義正道慈」校訓與「生命、生活、生涯-三生教育」的理念,幫助導師能以輔導與同儕共學的方式全面的輔導學生,落實三生教育的理念。
3.建構三生校園:生命教育校園宣導活動
本校每學期固定舉辦之成長團體、宣導活動及講座等各式生命教育活動,除了積極宣導生命教育理念,有效推動校園尊重及愛惜生命教育觀念外,也積極培訓心輔志工,以實際的服務行動關懷弱勢族群,發揚生命光輝,落實校園生命教育。除此之外,本校於103學年度起開始獲選為「三好校園」,開始以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三好運動為主軸的校園品德與生命教育活動。透過各項校內外活動,培養學生對於生命教育有更深的認識,以及能用不同層次的多元角度思考,去反思生命,更能夠將生命教育的理念普及校園。
4.「心燈角落」-宿舍輔導據點
本校推動「書院型大學」的理念中,將書院架構於宿舍之上,強調宿舍為學習與生活的重點場域,再加上住宿生夜間的臨時服務需求或緊急狀況的處理機構仍待建立。因此,本校積極建構以宿舍為中心的輔導工作模式,就近服務住宿生,同時支持「書院」的輔導網絡。本校藉由三好校園計畫,於103學年起,開創「心燈角落」的服務模式,由學務處諮商輔導組推動「到宿舍」的輔導工作外展服務,安排固定時段直接到各學生宿舍(或未來將規劃成書院)提供夜間的諮商服務與心理成長活動,相信能夠直接地貼近宿舍學生的輔導需求,也更能落實三級預防的概念。
二、生命教育推動案例分享
- 越過逆境的鬥士:思賢
思賢就讀本校的資訊應用學系。他從小在美國生長,個性開朗幽默、思想開放靈活。從高中開始極喜愛運動,參加各項競賽與社團活動,獲得不少好成績。由於思賢是在美國長大,英文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他會在寒暑假期間到補習班教導國中、小學生的英文,風趣、細心與耐心的性格,讓他成為補習班中很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2012年10月16日,思賢從學校騎乘機車下山的途中發生嚴重的車禍。這一場車禍傷及他的脊椎,下半身失去知覺,終身得以輪椅替代雙腳行動。剛在醫院甦醒過來的時候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因為運動、體能是他最喜愛做的事情,亦是他的驕傲與長項,卻在車禍的瞬間被命運剝奪了,對於此事他感到非常難過。
長達2年多住院復健治療結束後重返校園生活。資源教室輔導員常常找他談心事和了解生活情況,漸漸的思賢打開心房接納各方面的關心協助,常進來資源教室走動。因從小住在美國,他的外語能力十分優秀,資源教室為提升同學們的英文能力邀請思賢指導同學們基礎英文聽力、閱讀及寫作,讓同學們順利通過英文課程和畢業門檻,同時建立他的自信心。因此思賢成為資源教室優秀的英文課業輔導員,同學們對於他的課業教學都讚譽有加、相處和樂融融。平日在校園、住宿生活由父親陪同伴讀。資源教室安排同學協助思賢上下課堂教室接送、裝水遞水、購買餐食、宿舍特殊床位等等,在需要他人幫忙時能立即提供協助。另透過會議跨單位溝通協調思賢所需的停車位,方便他上下車趕赴課堂教室學習。
思賢十分要求自己課業、努力讀書不懈怠,成績非常優秀,常常是班級的第一名,也因其優異的表現而申請到教育部特殊教育學生獎助學金與校外的「綠產業發展教育基金會」獲得獎學金。同時參加校內舉辦的活動競賽,如:品德教育微電影、MY ET英語口說比賽等獲得獎項。課業方面也選修校內多樣課程,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積極努力求學。此外,他期望未來能找到資訊方面的實習機會以及攻讀研究所,獲取更多專業的資訊領域知識為將來進入職場做好準備。
在學校裡,大家總是喜歡和面帶微笑的思賢打招呼,思賢能熱愛生命、把握當下、愛惜生命的每一刻,是非常難得的,希望大家向思賢學習,並且為他加油打氣。在不屈不撓的理念下,思賢的例子,讓同學們更加積極學習並珍惜身邊一切,是大家的典範,也是大家效法的對象,因為他的毅力和堅持打動大家的心,我們引以為榮。
2. 越過逆境的鬥士:雪芬
雪芬就讀本校未來與樂活學系研究所二年級,自幼家中經濟並不富裕,全由父親支撐家裡所有支出及扶養六個孩子讀書、長大。在雪芬國中時期,其父親即因勞累過度而逝世,家中經濟頓失所依,母親在親戚的建議下到基隆工作,而雪芬是家中的長姐,負責在家照顧年幼的弟妹。生活雖然清苦,但她堅忍不拔、一家人相互扶持過這段難熬的日子。
孝順的雪芬為了分攤家計,國中畢業之後就去工廠當童工。但她仍不放棄與父親的約定─升學唸書。經過三年的努力工作、省吃儉用儲存零用錢,終於說服媽媽讓她參加高中補校的考試,並且順利完成高中學業。
民國77年,因為一場車禍使雪芬的生命歷程轉了一個大彎。經就醫檢查發現自己罹患遺傳性疾病─僵直性脊椎炎。長期病情反覆不定、半夜常痛醒無法入眠,每當夜晚來臨之際會感到恐懼,睡眠變成她想望卻又無法得到的奢侈品。為了身體健康設想,她只好中斷升學、留在家中長期休養,並以協助妹妹照顧外甥維持生計。
經過20年的休養,脊椎急性發炎趨於緩和、健康日漸穩定,雖然其脊椎沾黏部分已無法痊癒,但決定與疾病和平共處,努力減緩繼續惡化;媽媽因病往生,而外甥也已長大成人,雪芬決定重拾書本,一圓自己的讀書夢。獨自居住的她,勇敢報考蘭陽技術學院附設進修學院讀假日班(二專),畢業後繼續升學就讀二技進修班健康休閒管理系。雖然雪芬因為車禍後記憶能力變弱再加上年紀已長,讀書有些力不從心,但她仍不放棄。她相信知識即是力量,可以從學習中培養多元技能與本事,將來能以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若是有機會、健康狀況穩定之下想出去走走、看看不一樣世界,增廣見聞。
103年,雪芬在師長的鼓勵下考取本校的「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宗教學碩士班。資源教室評估雪芬的健康、學習等狀況,提供伴讀協助其整理大量報告資料和電腦教學,以及獎學金、生活等諮詢服務。而雪芬不因其自身的障礙與困境(經濟、學習)而向命運低頭、放棄夢想,反之回饋社會、積極服務弱勢族群,在就學的這段期間用心協助資源教室的身心障礙學生,先後擔任國中補校保育員,蘭陽博物館展教志工、聖方濟老人長期照顧中心等志工,及本校的課程TA助理,亦獲得許多的獎助學金與參加教育部「從DOC看台灣」數位攝影應用大賽榮獲優選,是位十分優秀、積極上進的學生;未來,她希望用簡單平凡的生活方式,多元學習和進修,將自己擺在對的位置上,並且把握當下、努力做自己,創造不平凡的自己、彩繪自己的人生,活出快樂精彩的歲月。
3. 從意外中體驗到無常與珍惜:交通事故後的生命教育宣導
103年10月27日在學校連外道路上發生一起死亡車禍,過世的是本校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以下簡稱未樂系)胡姓同學。胡同學在校人緣極佳,是熱心服務的班代,更是班上帶動向心力的靈魂人物;消息傳回學校,許多同學在第一時間都相當震驚且不捨,紛紛在臉書上留言說,「希望你去當天使了,別掛念我們」,還有人說,「下輩子要再跟你當好朋友。」
諮輔組諮商心理師於隔天舉辦一場生命教育主題輔導活動,帶領在場參與的數十名學生們進行追悼活動,並提醒生命無常宣傳交通安全。其中,與心輔組聯合辦理輔導活動的吉他社成員,正是胡同學的好友,在活動現場並不多話,謹以演唱「朋友」一首歌,追憶已故的胡姓學生,現場聽歌的許多師生們深受感動,更有人紅了眼眶。
幾天後未樂系由系學會統籌舉行追思會,會場上校長、學務長、系上師長與同學們均紛紛上台表達對胡同學過世的難過與懷念。有人說到「胡同學一直都是班上最活躍的帶領者、最歡樂的開心果,幾天上課沒見到他、沒聽到他,就覺得少了什麼」藉以表達內心的失落與哀傷,也有人說到「胡同學過世了,我們要更認真的活下去,連他的份一起努力活下去」來表達轉化哀傷為生命力量的體會。過程中,臺上臺下均頻頻拭淚,空氣中瀰漫著難過、感動、互相陪伴的氛圍。
胡同學的家人希望能將其個人精神繼續留在學校陪伴與支持同學,因此決定把平安保險和家屬額外的捐款,交給學校設立專款項目提供未樂系各項獎助學金的申請。於103年12月3日捐贈儀式當天,胡同學一家人出席這場活動,校長致詞時,除了對這件事感到惋惜及難過,同時也感謝胡同學家人把這份大愛精神留在學校,並且答應會繼續努力改善環境安全。校長也追頒胡同學的畢業證書及感謝狀給胡同學的家人。
在後續的入班安心講座中,有同學提到這次事件帶出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好像一次震撼教育一般,讓自己更加珍惜生命也敬重死亡。胡同學的過世彷彿是份禮物,一份沉痛而有力道的提醒,讓我們乍然從穩定的日常生活中警醒覺知生命的無常,也讓我們正視死亡所帶來的悲傷、失落,以及轉化、延續的生命力。
專案類別:
特色校園
專案資訊:
典禮手冊
File: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tDNaj3VcZYHiMk8CyQokjBfpGvXKsKAw/view?usp=drive_link
教育階段:
大專校院組
年度:
107年度